代替考试罪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69536 今日解答6893
代替考试罪如何认定
发布时间:2021-05-11



我们都知道考试是不能作弊的,但是更有甚者会找人代替考试,我国《刑法》已明文规定了代替考试罪,所以替考一旦被抓住无论是应试者还是替考者都将会受刑法处置,接下来深圳律师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代替考试罪如何认定


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故意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即构成代替考试罪。


一、代替考试罪的概念


2015年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对适用刑法的部分罪名进行了补充或修改,其中增加了包括代替考试罪、虚假诉讼罪在内的新罪名共20个,修改原罪名13个,删除原罪名1个,即嫖宿幼女罪。


罪名,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的名称。办理刑事案件,首先需要准确适用罪名,这是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检法机关统一执法、规范执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通过后,对一些新增的刑法分则条文,需要确定罪名;对一些犯罪构成要件有重大修改的分则条文,有必要对原罪名作出相应调整。


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款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本款所规定为替考行为,即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二、代替考试罪犯罪构成


1、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具体而言,本罪主体包括两种人,一是应试者;二是替考者,即平常所说的“枪手”。被组织起来进行作弊的替考者虽不能成为第284条之一第1款组织考试舞弊罪的犯罪主体,但是能够成为本罪的处罚对象。


2、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3、犯罪客体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考试组织的管理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利。


4、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代替他人”,是指冒名顶替应当参加考试的人去参加考试。


“让他人代替自己”,是指指使他人冒名顶替自己去参加自己应当参加的考试。此处所参加的考试,必须是第284条之一第1款中所规定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国家考试。


以上是代替考试罪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向深圳律师网律师进行咨询!


网站声明:深圳张磊律师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
文章不错,赞一下 阅读:1074次 点赞: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法律热点
金牌律师推荐
律      师: 张磊
执业证号:
联系方式: 13751006692
律      所: 广东静为律师事务所
地      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3号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A座7层701室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69536 今日解答6893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主页 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