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69536 今日解答6893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如何认定
发布时间:2021-08-06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该条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侵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类罪名,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投放了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在主观上需要是故意的才可构成。以下深圳律师网就为你详细介绍。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该条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特指单位场所的正常秩序、以及社会日常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秩序。


  (二)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人必须通过“投放行为”传达出恐怖信息。


  2、恐怖信息的物质载体要使人产生恐惧心理,行为人投入的东西必须在外观上足以让一般人相信是“危险物质”。


  3、投放行为的对象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人。但引起的是旁观群众和社会大众的恐慌。


  4、投放行为必须具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节。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借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故意,即使在客观上使他人误认为行为人是在投放危险物质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也不能构成本罪。


  二、投放虚假物质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修正案(三)规定,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网站声明:深圳张磊律师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
文章不错,赞一下 阅读:881次 点赞: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法律热点
金牌律师推荐
律      师: 张磊
执业证号:
联系方式: 13751006692
律      所: 广东静为律师事务所
地      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3号大中华国际金融中心A座7层701室
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69536 今日解答6893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主页 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