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判几年
一、什么是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
(一)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概念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予以损毁,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对象则为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损毁,是指损坏和毁灭,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如捣毁、砸碎、拆除、污损、挖掘、刻划、焚烧、炸毁等等。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加以损毁。
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判几年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值得一提的是,属于本罪犯罪对象的名胜古迹,应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其范围宜控制在全国重点与省级两级内,县、市级的名胜古迹,一般不是本罪的对象。以上就是对什么是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以及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判几年的介绍、说明,希望您感到满意并能够对您有所启发。如果您还有疑问,不妨找一位刑辩律师进行详细咨询,他们富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相信会对您有切实的帮助。